作者: 文章来源:科技与财务处 发布时间:2025-11-03 16:29 点击:
为深入学习领会全国财政资源环境政策培训会议精神,加紧谋划2026年和“十五五”期间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高标准做好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加快预算执行,提升资金使用效益。10月31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召开重大项目建设谋划及专项资金管理培训座谈会,传达学习全国财政资源环境培训会议精神,通报2024年度中央生态环境资金绩效自评结果和全区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情况,围绕中央大气、水、土壤、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申报组织辅导培训和交流座谈,崔玉兵总工程师出席并讲话,五市和宁东基地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及项目管理人员、厅机关相关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会议指出,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资金改革是国家“十五五”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统筹落实“十五五”规划任务的关键抓手,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全局,事关美丽宁夏建设目标任务。全区生态环境系统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主动对标对表,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力量、凝聚智慧、发挥优势谋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实施确保“十五五”时期我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污染防治攻坚等重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坚定担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使命任务,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区落地生根。
会议强调,要深刻分析我区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谋划中存在的缺乏系统性思维、“大环保”理念树得不牢,项目包装能力欠缺、精品意识不强,预算编制不实不细、难以有效落地,绩效管控薄弱、考核评价效能不高等短板不足,强化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紧密衔接“十五五”规划,将生态环境领域项目谋划与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精准把握资金分配方式从“因素法”向“项目法”转变政策导向,严格按照中央大气、水、土壤、农村环境整治等领域项目申报要求,提前统筹谋划项目。要强化责任主体,以地市全域为单元,构建全域统筹、系统集成的项目体系。要科学编制预算,加强项目管理和绩效管控,切实发挥好资金使用效益。
会议要求,要聚焦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我区“十五五”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提质增效。一是精准对接需求,做好项目谋划工作。要深化政策学习,精准把握“十五五”时期生态环保重点支持方向,特别是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要求;要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摸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产业发展特色和群众急难愁盼,建立“生态问题清单、产业资源清单、项目需求清单”三张清单,紧贴实际谋划申报项目,做到“吃透上情、摸透下情”。二是强化规划引领,构建系统项目体系。要以国家、自治区和生态环境“十五五”规划为总遵循,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专项规划,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重大项目,明确项目布局、建设时序和实施路径。要突出重点领域,聚焦“一河三山”、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国家战略部署,重点谋划一批流域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等重大项目。要建立项目动态储备库,按照“成熟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的原则,对储备项目进行常态化评估更新,确保项目质量。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能力。要打破部门、县区壁垒,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筹划组建自治区生态环境重大项目谋划和资金管理工作专班,由生态环境和财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负责项目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实现项目申报、资金分配、实施进度、绩效结果等信息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各地也要参照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共同谋划全区重大项目。四是严把质量关口,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从项目包装、预算编制、绩效管控三个关键环节入手,突出专业化、特色化,深度挖掘项目的生态价值、产业潜力和创新亮点,精心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材料,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要推行“项目库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扎实开展前期工作,精准核算工程量和资金需求,确保预算编制真实、准确、完整。要建立“全过程、全链条”绩效管理体系,科学设定绩效目标,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绩效监控,严格开展绩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