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作者: 文章来源:微观三农 发布时间:2025-03-06 10:00 点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这些年,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根本扭转。

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5%,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一大批村庄增亮了颜值,提升了气质,找回了“面子”,做实了“里子”。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水平还有差距,农村改厕、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站稳农民立场。坚持问需于民,在推进改厕等工作中从农民的立场出发,自下而上摸清农民需求,杜绝违背农民意愿“一刀切”推进相关整治工作。坚持发动农民、依靠农民,通过宣传引导与带动,发挥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行动自觉,变政府大包大揽为群众自觉参与。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文明积分等激励约束办法,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突出因地制宜。我国地域广阔,乡村环境条件各有差别。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明确整治目标任务。鼓励各地在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等具体工作中结合本地区自然禀赋条件与经济发展基础,找到找准适合自身的技术模式和推进路子。

坚持久久为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不仅要管现在,更要管长远。在工作推进中,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从“三年行动”到“五年提升”,广袤乡村正经历从“摆脱脏乱”到“追求宜居”的深刻转变。未来,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