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章来源:银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8-12-28 18:38 点击:
昨天召开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一次对全市上下坚守阵地、巩固成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勠力建设美丽新银川,不断开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的再动员。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扛起责任、抓好落实,用实际行动推动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以2019年为转折点,由被动治理向主动建设转变,不断增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去年以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我们千万不能沾沾自喜、麻痹松懈,更不能有见好就收的想法。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丝丝织成。正如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银川市委书记姜志刚指出的那样,“前期的污染治理,只是为我们后期的生态建设做铺垫、打基础,真正的生态文明建设才刚刚开始。”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由被动治理向主动建设转变,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空气更清新的“美丽银川”。
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责任,关乎一切事业的兴衰成败。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揽责、切实履责,要敢啃“硬骨头”、敢办“挠头事”,要学会牵住“牛鼻子”,抓重点,重点抓,在治理中不断熟悉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把握新常态,找到工作落实的新办法。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要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举措、最快的行动、最好的成效,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回头看。
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要充分利用银川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放大“国际湿地城市”效应,探索创新发展生态经济新路径,通过市场化手段,最大限度发挥绿水青山的经济效应,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今后上项目育产业,一定要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要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在山、河、林、草、湖上大做文章,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要通过宜居的舒适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来银安家落户、投资置业,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为优化发展环境注入新动力。
生态环境保护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解答好这道“必答题”,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来,统一到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工作要求上来,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书写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原文刊载于2018年12月28日银川日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