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夏日报 发布时间:2019-01-15 12:01 点击:
文章来源:核心提示:宁夏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环境形势严峻,既影响群众生活质量,也对高质量发展形成制约。
以河长制把水生态建设与水资源结构调整、节水护水等结合起来,统一规划、整体推进。
水生态脆弱水环境严峻
宁夏水资源禀赋条件差,分布不均衡且随季节变化大。2017年全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5.4%,远高于全国62.3%的比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4,仍低于全国0.548的平均值;全区万元GDP取水量为19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73立方米的2.6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水需求呈刚性增长。按照《宁夏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评价报告》预测,2020年缺水量2.7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量将达14.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供需矛盾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南部水土流失、中部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沿黄湿地水体污染、引黄灌区土壤污染和次生盐渍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全区仍有水土流失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尚有适宜改造为水平梯田的15°以下坡耕地369万亩,有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250万亩,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全区3665万亩天然草原中9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退化,其中重度退化面积1346万亩、沙化面积1177万亩。黄河沿岸湿地渔业养殖、农药化肥过量,地表水污染、农田退水、土壤和固废污染等严重威胁着湿地生态系统。基层单位监测手段不够先进,监管能力较弱,难以及时掌握各种水体的水质变化。各部门基础资料信息尚未实现共享,重复建设和重复监测问题依然存在。水生态建设任务重、困难大。
再生水、苦咸水、矿井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源对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宁夏对非常规水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利用率较低。全区节水灌溉只占1/3,大水漫灌等粗放式用水未发生根本改变。尚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占46%,清水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4%。沙湖、典农河等河湖水系水环境污染不容乐观,山区大部分中小河流常年断流,河流生态功能大幅衰减,农业面源污染日趋加重。
水资源调整水生态治理
坚持节水优先,将水资源结构调整与水生态治理相结合。严格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和计划用水制度,实施水资源统一调配。宁夏城镇化、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要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新上生产用水项目要以水权转换方式解决,确保生活用水。将节水示范区建设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结合起来,既发展林果等农业经济,修复生态,又带动脱贫富民。加快西海固地区脱贫引水工程和银川都市圈供水工程等沿黄生态经济带城市水源替代工程建设,努力解决脱贫和发展用水问题。大力推进县(区)开展节水达标建设,加快阶梯水价覆盖面。农业方面要大力发展以滴灌、喷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集中连片、规模化推进现代节水产业发展。工业方面要重点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
加快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基础建设。加快推进水权水价制度改革,搭建水权交易平台,建立水权收储、抵押、转换机制,大力培育水市场。加快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行运行管护专业化、市场化,发挥以农民用水协会为主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聚合作用,在山川土地流转集中区开展“水协会”试点,延伸拓展功能,逐步实现用水、工程管护一体化。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和水质提标行动,实现贫困村人饮工程全覆盖。将水网基础建设与水环境治理相结合,确保饮水安全。
坚持规划引领,以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将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目标及要求以条例或法规形式纳入自治区人大立法。依据宁夏空间规划要求,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水和谐、产城融合要求,自上而下编制覆盖全区的水生态水环境治理规划。搭建“互联网+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制度,统筹各部门涉水监测数据。在媒体上开设“网络问政”专栏,引导全社会关注水生态、水环境,主动担当起责任。将水生态水环境建设与扶贫解困、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发展与联治共治聚合效应。总结推广彭阳县以政府购买服务、聘请扶贫对象受任民间河长、保洁员的做法,探索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与脱贫富民战略实施相结合的制度性举措。深化水生态水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与环保督察整改相结合,建立联动包抓制度,突出解决水生态恶化、水环境污染问题。
(原文刊载于2019年1月15日宁夏日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