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消息报 发布时间:2019-04-30 15:38 点击:
文章来源:“以前用旱厕时很羡慕住楼房的人,现在我们村家家都用上了冲水马桶,干净又方便。”4月29日,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杨渠村村民哈淑琴说。去年,杨渠村进行了“厕所革命”,“一个土坑两块砖,几尺土墙围半边”的如厕状况已成过去式。
4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杨渠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灰瓦白墙的整齐住宅,村里的柏油路平坦整洁,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槐花飘香。哈淑琴的家位于社区广场对面,勤快的她一早就将院落洒水清扫干净,80平方米的屋子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记者看到,哈淑琴家的卫生间与卧室一墙之隔,墙面贴着米色瓷砖,装有淋浴蓬头和冲水马桶。“以前我家用的是旱厕,赶上雨雪天上厕所特别不方便,到了夏天,不光味道大,苍蝇蚊子还多。”哈淑琴说,去年村上统一安排工人到家,仅用两天便改好管道,现在如厕既便利又干净。
杨渠村共有村民768户、3290人,去年5月至11月,村内对厕所进行集中改造。“每户由国家出资2800元,采取在老旧房屋利用原有空间改造,新住房建设设计室内卫生间,房屋内部空间小的在院内设封闭式卫生间三种模式。”杨渠村党支部书记赵泰说,现在村里的卫生面貌彻底改变,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产生的粪污经化学处理后,最终也将实现资源化运用。
杨渠村“厕所革命”只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个缩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前期调研,现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主要存在项目建设不配套、运行机制不完善和出水水质不达标三方面问题。为此,我区将按照以城带乡、就近联建、独立建设三大类型,对靠近城镇周边的村庄,尤其是建制村和规模较大的中心村,争取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离城镇较远、地势平坦,人口聚居的集镇或村庄,加快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对规模较大的独立村庄或有条件的相邻村庄,建设或联合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工程。
对位置偏远、地形复杂、规模较小、不太适合建设集污管网的村庄,考虑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或就近村庄联建共用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效益。对于干旱缺水、生活污水排放较少的地区,实施旱厕改造,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
(原文刊载于2019年4月30日新消息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