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章来源:宁夏广电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9-05-10 15:58 点击:
在宁夏被称为父亲山的贺兰山,拥有丰富的煤炭、硅石资源,经过近70年的开采,贺兰山伤痕累累,疮痍满目。2017年5月10号,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果断打响了贺兰山生态保卫战,要求有关部门,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拳出击,铁腕整治。两年过去了,贺兰山正在改变着模样。
您现在看到的画面是2017年5月记者在贺兰山石嘴山段拍摄到的画面,这里曾经聚集着上百家煤矿和洗煤厂,由于大型机械常年破坏山体,造成表面土层剥离,岩石裸露。
贺兰山生态保卫战打响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煤矿洗煤厂被关停。
自治区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在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基础上,计划分三年,筹措14亿元资金专项支持贺兰山环境整治。经过反复排查,最终确定了169处整治点,贺兰山生态修复工程就此展开。
在石嘴山市石炭井原焦煤公司三矿,常年开采堆积的渣堆和矿坑内外相连形成了面积6平方公里、100多米高的矿渣山,要想让植被在矿渣山上生根发芽成了一个难题。
经过专家多次设计,最终决定先在矿渣山上削坡降台阶,形成马道让大型机械能够在山坡上站住脚,然后在山体表面进行覆土,人工撒播草籽,通过自然降雨让山体重现生机。
国家能源宁夏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银北矿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李建立
基本上削坡的台阶高度在十米左右,马道的宽度在六米,然后边坡角不大于三十五度,主要考虑这样话边防稳定,以后即便是发山洪,它是稳定的,不会形成过去泥石流塌方地质灾害。
经过两年寒来暑往,如今这里变了模样,一场春雨后,草籽生根发芽,给昔日的矿渣山披上一层绿色的外衣。
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要求,要把贺兰山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无论是自然保护区内还是保护区外,都不允许以露天采矿的方式野蛮破坏山体,在贺兰山的外围,整治行动也在同时展开。
记者 高凌
这里是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蹬沟,曾经有47家洗煤厂在这里,是贺兰山外围污染最严重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但是经过两年多的整治,现如今再来到这里的时候,却看到这里的样貌已经发生了一个大的改变,不仅土地有一个很好的平整,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排排树木已经被整齐地种在了这里。
贺兰山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仅靠下雨局部造林成活率非常低,负责治理的石嘴山市贺兰山一体化综合整治指挥部,开始在高海拔的贺兰山上找水。
石嘴山市贺兰山一体化综合整治指挥部业务科科长 吴韶山
我们依靠主行洪沟道,采取做截潜坝,将沟道里面的浅层水和山泉水进行截潜,然后打到这个蓄水池里,从蓄水池里面再加压,到树木跟前采取小管出流,进行节水灌溉。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王生法
这种树是我们的白榆,这种树在贺兰山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来种植呢,就是我们贺兰山这个地方有野生的榆树,它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跟白榆比较相似,这是乡土树种耐寒耐旱耐贫瘠。
目前,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9处整治点全面完成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任务,并全部通过了自治区级阶段性验收。
尽管贺兰山生态保卫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贺兰山生态保护任重道远,任务还很艰巨。
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要求,各部门将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修复责任,加大贺兰山生态破坏问题的整治力度,坚决打赢贺兰山保卫战,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