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产党人》第18期 发布时间:2023-10-13 10:14 点击:
文章来源: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是在新征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新篇章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对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性、制度性顶层设计。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扛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应尽之责,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宁夏添砖加瓦。
立足实际坚定信心,全力推进美丽宁夏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推动,系统谋划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打造绿色生态宝地等重大举措,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区生态环境系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联防联治、标本兼治、精准施治,深化“四尘同治”;统筹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推进“五水共治”;聚焦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推进“六废联治”。健全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地方法规标准体系,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黄河宁夏段干支流及重点入黄排水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排污权改革,全面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严格环境监管执法,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稳步推进,自治区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实现地级市全覆盖。经过多年努力,全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质量稳中有升,主要污染物排放稳步下降,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提前3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总量减排目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7年保持在80%以上,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劣Ⅴ类水体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消除。这为美丽宁夏建设打下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良好基础。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宁夏生态文明建设正处在巩固提升、扩大成果的突破期,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的攻坚期,污染防治攻坚战已到了进则胜、不进则退的相持阶段。全区生态环境系统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新征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重任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标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站位全国战略大局,立足区情实际,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以宁夏一域出彩为全国大局添彩。
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绘就新征程美丽宁夏实景图
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意见》及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组织保障4类专项文件,为建设美丽宁夏列出了“时间表”和“任务书”,也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注入了动力。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将坚决扛起责任,真抓实干,持续用力,以美丽宁夏建设的生动实践书写新征程的“生态答卷”。
压实责任目标,形成美丽宁夏建设强大合力。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政治责任、实现目标任务的基本保证和满足群众期盼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美丽宁夏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形成建设美丽宁夏的强大合力。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创造性谋划具体举措,不断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和实践难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推动绿色发展,以美丽宁夏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环保,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化,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良好社会风尚。
深化环境治理,持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控制。实施上下游统筹、干支流共治、左右岸齐抓,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入黄排水沟和黑臭水体,确保水环境安全。探索建立大气、水、固废、农业投入品协同防治体系,从源头消除土壤污染隐患,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执法监督,守牢美丽宁夏建设法治底线。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坚持严的基调,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和大案要案查办,严厉惩处恶意违法行为。进一步调整执法工作的节奏、力度、成效,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督察执法,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常态化管控生态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
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现代化环境治理能力。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动多层次多领域政策创新,激发不同利益主体内生动力。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扎实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深化美丽宁夏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锻造环保铁军,在美丽宁夏建设中再立新功。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斗争精神,大兴务实之风,发扬一抓到底的狠劲、一鼓作气的拼劲和一以贯之的韧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美丽宁夏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