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沙漠中那一抹青绿

——关注宁夏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系列报道②

作者:张 涛 见习记者 王雨婷 文章来源:宁夏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11 08:49 点击:

6月4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雁知山山坡下,一簇簇顶着黄色花朵的低矮灌木,在风雨中摇曳,雨水的浇灌让它们身姿更加挺拔。“这就是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物种沙冬青。它之所以叫沙冬青,因为它在冬天也是青绿色的。”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病虫害防疫及生产技术科科长王小林告诉记者,沙冬青从濒危到实现人工繁育,离不开林场人的不懈努力。

沙冬青,为上白垩纪的残遗植物,极其稀有珍贵,它抗寒暑,抵风沙,生活在极端干旱的荒山和戈壁上,是我国西北干旱荒漠生境中唯一的超早生常绿阔叶灌木,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也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沙冬青是白芨滩保护区植物建群种之一,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方面作用显著,对维持白芨滩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王小林告诉记者,多年前,由于各种乱砍滥伐行为,沙冬青群落遭受了严重破坏,分布面积不断缩小。沙冬青生长环境恶劣,自身繁育困难,只能尝试人工培育。2000年以来,白芨滩保护区成立科研攻关小组,不断探索人工繁育栽植沙冬青的方法。

“科研人员经过不断摸索,探索出容器育苗繁殖方法,并掌握了容器苗最佳真叶片数出圃期,通过容器苗不同真叶片数造林试验研究,确定最优造林苗木规格。”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科科长王瑞霞介绍。

苗长出来了,但栽下去的苗成活率不高。科研人员观察发现,沙冬青幼苗根系存在“白、嫩、细、脆”的特点,稍一触碰即断,移栽很难成活。于是,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沙冬青幼苗从容器到沙地的最佳移植时间、移栽前后水分调控技术,成功解决了移栽时伤根导致苗木死亡的问题,突破了沙冬青人工育苗造林的关键技术。“该原创性成果不但能降低造林成本,加快人工造林速度,大幅提高苗木成活率,而且使大规模的机械化温室容器育苗造林成为可能。”王瑞霞说。

经过白芨滩人的多年保护和人工繁育,目前,野生沙冬青分布面积达19万亩,人工种植面积1.7万余亩,白芨滩保护区建立了沙冬青采种基地,并推广应用于城乡绿化工程中。

而今,沙冬青成为白芨滩保护区的一抹青绿。

和沙冬青一样,柠条、花棒、沙拐枣等沙生植物也发挥着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的作用。“生态变好了,动物也来了。”王小林说,他们在巡林护林时,经常能看到兔子、沙鼠、狗獾、狐狸、红隼、苍鹰、长耳鸮等动物,这两年,又监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等。

截至目前,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沙生植物311种、动物12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