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 | 640000014/2022-01211 | 所属机构 | : |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
责任部门 | : | 厅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 | 2015-11-02 09:14 |
名称 | : | 关于对自治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22号提案答复的函 | |||
文号 | : | 宁环函[2015]226号 | 成文日期 | : | 2015-11-02 09:14 |
1、序号:159
2、单位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3、索引号:T2242015141
4、信息名称:关于对自治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22号提案答复的函
5、内容描述:对自治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22号提案答复
6、文件编号:宁环函[2015]226号
7、信息类别:T
8、产生日期:2015.07.03
9、公开形式:网站
10、公开时限:一年
11、公开类别:公开
12、公开范围:全部
13、公开责任部门:自治区环保厅
14:信息内容:
何晓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把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改善民生和服务发展的有力抓手,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特别是2010年以来抓住国家把宁夏纳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示范省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出台农村环保政策,设立整治专项资金,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将环境整治列入政府为民办环保实事,制定颁发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意见、制度、标准、规范,积极探索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机制,农村环境保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得到了国家环保部、财政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总体情况及成效
2010年以来,宁夏先后被环保部确定为全国3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省区、全国首批8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和全国两个全覆盖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省区之一。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依靠环保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学习借鉴兄弟省区的做法经验,牢固树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认真落实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移民规划、沿黄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工作部署,以项目实施为抓手,用活“以奖促治”政策,大力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推动农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几年来,通过开展工作,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明显加强。2008—2014年,累计投入资金15.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1.21亿元,自治区财政配套4.69亿元),对全区2169个行政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有效保护农村集中式水源地432处,建设生活污染集中处理设施137座、集污管网1539公里,建设垃圾中转站(点)与填埋场304座,购建垃圾箱(池)20.8万多个,发放垃圾收转运车10517辆。试点地区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善,示范效应逐步凸显,全区350余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受到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是农村污染减排工作积极有效。把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作为农村污染减排的重点,预计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749万吨/年、垃圾处理能力59.7万吨/年,每年可减排化学需氧量1506吨、氨氮150吨。
三是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深入推进。按照“以奖代补”政策,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对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分别奖励50万元和30万元,对创建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分别奖励20万元和5万元。充分调动了县、乡、村参与农村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2007年以来,已累计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及生态村195个,其中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生态村4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75个、生态村96个。
四是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区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得到保护,三分之二的镇区驻地中心村镇生活污水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全区生活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或乡镇处理”的管理模式普遍推广,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明显改善。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及打算
2013年,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再次将宁夏列为全国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省区之一,用三年时间(2013—2015年)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拉网式全覆盖。届时,全区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政村比例达到100%,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5%、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7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0%,全区397万农民的人居环境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
(一)全力落实全覆盖试点任务。认真总结前几年工作的经验教训,以中心村、生态移民村为重点,采取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点面结合、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山川有别的方法,推广成熟的技术和项目管理模式,全力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我区率先在全国实现全覆盖探索经验。
(二)大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农村环境项目“三分建、七分管”,前期建设是基础,后期管理是关键。我们已拟制了《宁夏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以“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社会参与、农民主体”为原则,明确了农村环境卫生、环保设施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经费保障机制、监督考核等。同时,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宁夏农村环境保护条例》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列入2015年人大立法计划,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执法有据,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及环保设施运行不好的问题。
(三)合理布局污染处理设施。本着真正解决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的目的,对投资大的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一进行实地踏勘论证,统筹谋划,统一布局,并推荐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管理的处理模式,剔除处理效果不好的技术设施,将有限的资金用好管好,使综合整治项目发挥更好作用。
(四)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将采取落实责任、倒排工期、跟踪问效和委托中介机构帮助审计核查的方式,加大项目工程建设督导力度,严把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关,确保建设任务按期高标准完成。
(五)形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合力。结合《宁夏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宁夏村庄布局规划》,积极协调整合住建、环保、农牧、林业、水务、交通等部门的涉农资源,综合考虑排水、排污、垃圾、道路、绿化、公益事业设施建设,形成部门合力,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抓好农村环境整治,使涉农项目、资金的综合效益得到更大显现。
(六)深入开展环保宣教活动。将更进一步加大农村环保宣教力度,健全农村环境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机制。继续通过新闻媒体、农村环保电影进村、农村环保手册入户、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文明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来,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我们也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难度较大,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作为环保工作者,我们再次表示感谢,并衷心企盼继续关注与支持我们的工作。
15、载体类型:电子
16、备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