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章来源:宁夏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2017-06-05 16:10 点击:
一是致力于全民造林,林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善。把林业生态建设确定为“美丽中卫”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在林业生态建设上做“加法”,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卫的“底色”。紧盯国家政策导向,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各类林业建设项目,积极推进“三个百万亩”林业工程建设,实施了腾格里沙漠综合治理、城市扩绿提升、工业园区绿化、生态移民区绿化、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农田林网、村庄绿化、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等一大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及广大群众参与林业开发建设,每年组织全市机关单位、驻卫部队及广大群众开展义务植树。全市生态防护林资源由2011年的143.5万亩增长到目前的218.84万亩,构建起较为完备的生态屏障,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是致力于产业兴林,林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坚持“因地制宜、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示范带动”原则,立足本地资源,发挥林业优势,把生态经济林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精准扶贫的主导性产业强力推进,着力加快中部生态经济林产业区建设,形成了以枸杞、苹果、红枣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布局。引进宝塔石化、天士力集团等区内外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参与经济林基地建设,形成了以中宁县清水河、红梧山等为主的6大绿色枸杞产区,以沙坡头区南山台地区为核心的优质苹果基地,以永大线两侧为主的红枣基地,以海原县库井灌区为主的香水梨、红梅杏基地。发挥“中国枸杞之乡”优势,积极与中科院、宁夏农科院、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院地合作,开发生产枸杞果酒、籽油、花蜜、芽茶等七大类50多种加工产品,培育了“宁夏红”、“早康”、“宁安堡”、“乌玛”等知名枸杞品牌、“中宁枸杞”品牌价值跃升至161.6亿元,跻身全国农业区域品牌十强。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推广矮砧密植、交替控灌等新技术,培育了“南山阳光”、“沙坡头”、“万齐”、“红香山”等苹果品牌,亩均收入超过1万元,成为中部干旱带重要的脱贫富民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截止目前,全市生态经济林总面积达99.75万亩,其中枸杞32.35万亩、苹果30万亩、红枣34万亩、香水梨及其他3.4万亩,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是致力于园林绿城,城市魅力日益彰显。以打造全域旅游城市为核心,做足“绿”字,做活“水”字,强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先后实施了大河之舞主题文化公园、黄河过境段水生态治理与保护、新老城区大绿量全覆盖多层次绿化改造提升等绿化项目,构筑了复合式、立体式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一街一景的园林城市景观。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4.13%、35.68%和20.08平方米,2014年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和“亚洲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城市”。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建设,积极开展滨河沙漠湿地生态工程建设,通过退耕还湖,营造护堤林,疏通修建补水渠道,治污限排等措施,改善和提高湿地的生态环境,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维护,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初步发挥。全市现有湿地面积35061 公顷,其中河流湿地22506 公顷、湖泊湿地3718 公顷、沼泽湿地4084 公顷、人工湿地4753 公顷。投资近4亿元建设了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腾格里湖湿地公园,恢复湿地近4万亩,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高度赞誉和好评。
四是致力于防沙护城,沙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中卫人民发明的麦草方格治沙技术和“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保障了横穿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及201省道畅通无阻,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创造了防沙治沙的世界奇迹。秉承这一传统,我们始终把抓好沙区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坚持不懈进行开发治理。在国家林业局等国家部委和自治区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实施了宁夏黄河东岸防沙治沙项目、中德合作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宁夏项目等重点林业项目,外资外援荒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合作程度越来越深,交流领域越来越宽。共争取外援贷款项目资金 4.3亿元、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项目2200万元,先后对城市周边的西风口、北干渠系、葡萄墩塘、赛金塘、长流水、南山台子、马场湖、碱碱湖等八大沙区进行了综合开发治理。近年来,在对城市影响最为严重北部腾格里沙漠长流水区域扎草方格并种植柠条、花棒、梭梭等沙生植物24.3万亩,封禁保护15万亩,北部168万亩沙区已治理利用面积达到83.2万亩,实施封山(沙)育林面积60万亩,构筑了牢固的防沙治沙生态体系。中卫市沙尘暴天气和大风扬沙天气大幅减少,实现了“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重大转变。在发展沙产业中创造了林科(研)一体化、林景(旅游)一体化、林能(发电)一体化、林纸一体化、林果一体化“五个一体化”产业与治沙相结合的模式。打造了沙坡头“5A”级沙漠旅游区,衍生出以沙漠旅游为特色的“腾格里湖金沙岛”“腾格里·金沙海”等10余家沙漠休闲旅游区;规划建设了占地6.5万亩的沙漠光伏产业园和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沙漠光伏装机容量已达到1000兆瓦;在城市周边沙地、荒漠和戈壁滩上发展了10万亩北干渠沙区新灌区、20万亩南山台子扬黄灌区、香山北麓10万亩高效节水红枣栽植示范区和1万亩沙漠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沙产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