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章来源:宁夏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2018-05-21 16:15 点击:
银川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心以大力气严要求做好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整治及生态恢复工作。
一是加强生态修复,巩固整治成果。重点做好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工作,加强拟保留项目的管理,巩固贺兰山自然保护整治成果。针对拆迁(拆除)整治点,通过自然恢复、撒播种子等方式,逐步恢复地面植被覆盖;针对2处硅石矿整治点,将采用环保椰纤维植被毯复绿、客土挂网喷播自然复绿以及小降解袋护坡复绿等技术手段开展整治工作,并总结试点经验,在其他矿区整治点逐步推广;针对14处拟保留项目,继续强化整治工作,做到规范化、常态化管理;针对5家葡萄酒企业,安排银川市葡萄酒管理局积极配合自治区审计厅对5家企业地上附着物及设备进行审计评估,配合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解除了双方的承包合同,待自治区审计厅出具审计报告及补偿方案后,全面开展清理腾退工作。
二是积极对接自治区,做好保护区整治点移交工作。将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共管协议”内容进行深入协商,对于已整治完成并通过自治区验收组验收的项目将移交至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形成优势互补,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已整治完成的种植类项目,随着拆迁整治的完成,农户陆续退出保护区,导致遗留的部分树木无人看管,濒临死亡,将积极对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治工作办公室,完成树木移交工作,最大限度维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整治成果。
三是做好生态廊道建设,构筑生态保护屏障。根据未来三年生态造林总体部署,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保护与银川市都市圈生态建设相结合,按照按照“东治沙、中理水、西护山”的总体要求,坚持保护现状、增加绿量、提升改造的基本原则,计划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外围的贺兰山浅山区造林约3.482万亩,对过度开采的、岩土体开裂的、植被稀少的地段加强治理,对部分植物残缺路段,进行补植栽植。通过外围浅山区造林绿化,打造西部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生态廊道,构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贺兰山生态系的统质量和稳定性。
四是健全完善各项保护机制,全面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严守生态功能的保障基线,严守环境质量安全底线,严守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坚决保护好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同时,将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常态化责任落实、工作督查、问题约谈等长效管理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监测系统建设,全天候、多角度监管,坚决打击破坏野生植物生长环境、非法采矿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全面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