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盐池县精准发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作者: 文章来源:宁夏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2019-07-25 15:58 点击:

近年来,盐池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防沙治沙、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工程。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生态治理途径。坚持草原禁牧与舍饲养殖、封沙育林与退牧还草、生物固沙与工程固沙、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开发、移民搬迁与迁出地生态恢复的“五个结合”治沙模式,重点实施防沙治沙、新一轮退耕还林、产业提升等十大工程,形成了生态建设“盐池模式”。同时,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先后实施了半荒漠地区抗逆树种选择、盐池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试验、盐池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探索出了具有盐池特色的防沙治沙模式和技术措施。 

二是坚持防治结合,着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持之以恒开展春秋季造林、全民绿化、义务植树等活动。在生态脆弱区、县城周围、乡镇村庄、重点区域,以工业园区、移民新村、生态村造林绿化为重点,建成了围乡镇生态圈、骨干公路绿色长廊和一批生态村,有效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同时,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封禁保护,使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移出区生态恢复和环境改善。“十三五”以来,我县防沙治沙累计投工投劳20万余人次,投入资金3.2亿元,治理面积50余万亩。 

三是坚持建管并举,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全力巩固退耕还林、草原保护、防沙治沙成果,将林木管护工作纳入责任制考核内容,全面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邀请专业机构对“盐池生态功能价值评估与增值增效途径”进行前瞻性的专业研究和实践指导,并形成盐池生态功能价值评估与增值增效顶层战略设计规划。同时,坚持政府采购苗木和重点工程营林承包机制,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全力巩固退耕还林、草原保护和防沙治沙成果。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生态建设效益。按照“治理与利用并重”的思路,分区规划,重点治理,在北部沙区大力发展灌木林,建成采种基地100万亩;在中部扬黄灌区进行草原改良补播和人工种草,全县人工牧草留床面积达到70万亩;在南部丘陵地区,营造水土与经济并重的水土保持型经济林。同时,大力发展柠条转饲加工,年均平茬柠条20万亩,先后建成饲草配送中心1个,柠条饲草加工厂10个,辐射带动加工点106个,每年为畜牧业提供饲草4万余吨,初步实现生态建设与滩羊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五是坚持综合整治,铁腕整治生态环境污染。坚持将生态环境与农村环境整治紧密结合,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投资1668万元引进康洁公司,实现农村环境治理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得到全面遏制,“散乱污”企业得到有效整治,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2%,较2017年提高11个百分点,宁夏东部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