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 发布时间:2022-06-22 14:28 点击:
文章来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厅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审批。为保证审查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 6月 22日至2022年6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审批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951-5160527(环境影响评价处)
传真电话:0951-5160527
通讯地址: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99-9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省道103线同心至海原段公路改建工程 | 宁夏吴忠市、中卫市 | 宁夏公路管理中心 | 宁夏交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建设单位拟改建的省道103线同心至海原段公路(以下简称本项目)为省道103线其中的一段,原为县道 409 线, 2000年进行改建。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省道网布局规划(2015年-2030年)》(宁政发〔2015〕45号),对全区范围内的道路网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将县道 409 线改为省道103线。项目位于吴忠市同心县及中卫市海原县境内,起点(E:105度52分49.026秒,N:36度57分4.843秒)位于同心县城西南角,与G344形成T型交叉,下穿福银高速,利用现状旧路向南布线,经兴隆乡、段家沟村、肖家口子,在三道岘偏移出旧路,沿地势平坦处布线,并在穿越三道岘段设置隧道,路线继续向南,经川垴里、冯川村,之后接入旧路路,沿旧路布线至瓦窑河村越岭段,在关桥收费站南侧偏移旧路,在跨越西河后继续沿旧路向西南,沿旧路分别下穿同海高速、上跨黑海高速,项目终点(E:105度39分26.404秒,N:36度35分3.581秒)位于海原县省道103线与国道341平交处,路线全长52.485km。全线采用60 km/h、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10m。项目共占用土地138.72hm2,其中新增占地101.48hm2,交通旧路占地37.24hm2。项目总投资为68583.39万元,项目环保投资总计为906.2万元,占总投资的1.32%。 | (一)环境空气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设围栏,遇有大风天气时,避免进行挖掘、回填等大土方量作业或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建筑材料定点堆放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对散料堆场采用水喷淋法防尘。运输易起尘的物料时,加盖蓬布、控制车速,防止物料洒落和产生扬尘。选用带有布袋除尘装置的混凝土拌合站和沥青拌合站设备,拌和站场界颗粒物浓度应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5 mg/m3)要求,其他场界处颗粒物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 mg/m3)要求。运营期加强路面养护和清洁,减少扬尘污染。 (二)水环境防护措施 施工物料远离地表水体堆放,施工生产废水、拌合站拌和冲洗废水和运输车辆的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禁止直接排入沿线沟渠。桥梁基础施工产生的钻渣及沉淀池产生的沉淀物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处理,禁止堆放至渠道两侧。隧道工程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是SS,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作为生产用水回用。加强施工机械维护,减少机械设备跑、冒、滴、漏情况。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环保旱厕,定期清掏。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择低噪声施工机械,加强施工机械保养,拌合设备须安装相应的减震消音设施,在靠近声环境保护目标的路段一侧设置高2.5m的铁皮挡板,夜间禁止施工。根据预测结果,项目在营运近期沿线全部敏感点昼夜间环境噪声均达标;营运中期沿线敏感点中海湾村、马家湾村、龙池湾村和井湾村昼间环境噪声均达标;夜间噪声最大超标量1.2dB,其余敏感点昼夜间环境噪声均达标;营运远期沿线敏感点中海湾村、马湾村、龙池湾村和井湾村昼间环境噪声均达标;夜间噪声最大超标量2.6dB,关桥乡海湾小学、关桥乡龙池小学昼间噪声最大超标0.8dB,其余敏感点昼夜间环境噪声均达标。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对运营中期噪声预测值超标的海湾村、马湾村、龙池湾村、井湾村共389户采取安装通风隔声窗的降噪措施,通风隔声窗降噪效果为8-25dB(A),而本项目声环境敏感点最大超标量2.6dB,可以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同时进行噪声跟踪监测,预留声环保措施费用。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产生的泥浆经沉淀池沉淀后,泥块、钻渣和弃土全部运至弃土场。隧道开挖产生的土方在区段内调配利用,不能利用的及时拉往弃土场处理。旧沥青混凝土运至拌合站经破碎碾压铣刨后部分作为新路的基层进行回填,其余部分作为项目周边遭到破坏的乡村道路的修补材料。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置。沥青拌合站产生的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交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并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严禁随意扩大人为活动范围,破坏地表植被。施工前场地清理时,应将表层耕作土收集堆放,以备施工结束后土地复垦使用;路基施工时及时夯实边坡坡面,尽量把路基工程、边坡绿化和绿化工程同时实施,将土路基和边坡的裸露时间缩至最短,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及时进行清理、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运营期加强绿化工程和防护工程养护,并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做好防治水土流失工作。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在水库两侧、桥梁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等警示标志,在桥梁路段,增加强型防撞护栏,并加强日常检查维护,确保其效用正常发挥。危险品车辆应限速通过,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危险品污染事故的发生。制定针对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发生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并纳入同心县交通局和海原县交通局道路运输应急预案内。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