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325号提案答复的函

作者: 文章来源:宁夏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2019-10-09 15:12 点击:

B


宁环函〔2019538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自治区政协

十一届二次会议第325号提案答复的函

李晓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银川都市圈生态系统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强银川都市圈生态系统建设,是落实生态立区战略、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部署,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林草局等部门,围绕《银川都市圈建设2019年工作计划的通知》确定的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安全底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有特殊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做出实施生态立区战略重大决策,明确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纳入生态立区战略重点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坚持应保尽保、合法合规、兼顾发展和科学划定的原则,划定银川都市圈的生态保护红线。将引黄灌区湿地保护、贺兰山和罗山_白芨滩生物多样性维护、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6382.65平方公里纳入红线范围,包括国家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饮用水源地一级区、黄河岸线和水产种质保护区,占区域国土面积的23%

二、编制实施方案,引领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为系统谋划银川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厅编制了《银川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实施方案》,以构筑生态屏障、推进大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治,实施土壤分类管理、强化风险管控等几个方面为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和配套支持政策,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结合点,提高银川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着力解决银川都市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三、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实改善都市圈环境质量

(一)打赢蓝天保卫战,提升都市圈大气环境质量。印发实施了《2019年度自治区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重点工作安排》,对银川都市圈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改造、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和分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发改、工信等部门出台了《自治区燃煤自备电厂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关于加强锅炉节能环保工作的通知》。按照自治区2018—2019年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突出问题导向,对全区各地市工业企业及园区、城市扬尘污染、秸秆禁烧等工作进行了调研、督导、检查,向银川市、石嘴山市下发了督办函,对兴庆区等6市、县(区)进行了通报。20191-8月,全区优良天数比例为84.5%,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优良天数平均增加10天),银川市、中卫市、石嘴山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二)实施碧水行动,改善都市圈水环境质量。印发实施了《2019年度自治区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安排》,对都市圈入黄排水沟整治、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葡萄酒庄污染直排问题整改进行了安排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实现所有河湖水系河长制全覆盖,推进典农河、沙湖、星海湖综合治理,进一步开展湖泊湿地生态补水。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整改方案》,对全区葡萄酒庄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处理工艺和生产废水排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要求相关单位和企业进一步强化责任,细化整改措施,扎实做好整改工作。20191-7月,黄河干流宁夏段6个国考断面均为类水质,所占比例为100%。主要入黄排水沟水质与上年同期相比,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上升21.8个百分点,劣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下降5.4个百分点。

(三)实施净土行动,保持都市圈土壤清洁水平2019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完成全区重点行业企业基础信息采集,建立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档案和一企一档的成果储存机制。采集重点行业企业基础信息并进行内审外审,确保数据详实准确。加快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工业等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和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全区22个工业园区固体废物规范贮存、处置、综合利用设施建设。严厉打击、预防和治理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填埋、处置,对有非法倾倒、填埋、处置的个人或单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近期,对全区涉危险废物及废弃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了拉网式排查,进一步消除事故及环境风险隐患,确保全区土壤环境安全。

(四)强化资金和项目支持,促进改善都市圈环境质量。实施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着力解决银川都市圈部分城市水源地水质超标、水资源总量不足等问题。为助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动服务指导项目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秉承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的审批原则,以最短时间批复了该项目环评,有效保障了项目建设,促进供水工程早日发挥效益。今年自治区下达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奖补资金2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券资金4.9亿元,其中,共计向银川市划拨6552万元,向石嘴山市划拨5604万元,向吴忠市划拨4933万元,宁东基地划拨1361万元,这些资金项目的投入,为促进银川都市圈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保障。

四、加大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积极支持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以下简称三市)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2018年以来,累计安排三市中央预算内投资8800万元、自治区预算内统筹资金6500万元,支持实施了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生态区绿网提升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在银川悦海、鸣翠湖、黄沙古渡、鹤泉湖,石嘴山市黄河外滩、星海湖等一批国家湿地公园实施湿地监测、湿地恢复、生态补水、管护宣教和恢复建设等工作;在石嘴山滨河、灵武梧桐湖、永宁珍珠湖、贺兰滨河、清水湖等自治区级湿地公园实施湿地保护管理、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工作,使湿地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有力推动了银川都市圈湿地生态环境改善。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自治区林草局启动建设银川都市圈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重点建设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典农河多彩休闲和滨河大道黄河金岸3条生态廊道,打造纵贯三市、东中西布局、林田水相依的3条高标准生态廊道,构筑都市圈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下达国土绿化任务5.57万亩,其中新造林3.52万亩,提升改造2.05万亩截止目前已完成4.71万亩,大大提高了银川都市圈的城市生态品质。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部署安排,加强和自治区发改、林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银川都市圈生态保护与建设:

一是编制银川都市圈协同发展规划。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把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推动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等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谋划,提出今后的发展目标和一批重大工程,积极推动共筑银川都市圈生态安全格局。指导三市和相关县(区)坚持以规划为统领,协同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持续推进重点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不断强化银川都市圈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动有关县(区)加快实施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生态区绿网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按期保质完成规划任务,让绿色成为都市圈建设的底色

二是进一步优化银川都市圈建设。落实《银川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实施方案》,推进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共育,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经济体系,推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宁东基地、滨河新区、银川综合保税区协同发展,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编制。

三是推进三大领域污染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碧水攻坚行动、推进净土保护行动,逐项明确攻坚目标、治理措施和责任要求,大力整治突出环境问题。落实《宁夏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条例》,开展都市圈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确保银川都市圈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格局稳定。

四是推进银川都市圈生态廊道建设。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以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和自治区国土绿化四大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银川都市圈生态廊道建设,以西部贺兰山、中部典农河水系、东部黄河沿岸为重点,全面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为绿色创新智慧宜居的银川都市圈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19917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