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中卫市 强化生活污水治理管控 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作者: 文章来源:中卫生态环境信息 发布时间:2024-12-27 10:22 点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打好碧水保卫战、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程。近年来,中卫市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目前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的行政村17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39.5%,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环境质量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中卫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运维长效管理机制、污水处理站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一是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县(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适用、易于维护”的原则,根据《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要求,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规划设计,与村庄规划、流域治理规划、“厕所革命”等有效衔接。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上,坚持既要达标排放又要经济适用,科学选择处理工艺和排放标准。在靠近城镇周边的村庄,尤其是建制村和规模较大的中心村,争取将污水纳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距离较远村庄采取“集中收集+定期抽运”方式,切实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效益。二是科学规范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分建、七分管”,如何解决“管”的问题,各县(区)对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站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对设施进行运行维护,“让内行人干内行事”,实现统一管理、专业化运营,确保农村污水治理设施长期正常运行。中宁县和沙坡头区建设了“村镇污水收集处理智慧运营管理平台”,给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注入“智慧基因”,提高运行和维护能力。三是节约资源促进处理尾水综合利用。沙坡头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均执行《宁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迎水桥镇营盘水村、永康镇永乐村等5个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尾水用于绿化灌溉,年用水量约3.3万吨。中宁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排放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其中大战场集镇污水处理站、大战场宽口井、渠口污水处理站尾水用于绿化,年用水量约24万吨。海原县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目前贾塘乡污水处理站尾水排放至暂存池进行综合利用,年用水量约6.6万吨。

各县(区)今年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设施运行管理职责不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不足、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大马拉小车”、治理设施运行维护费用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下一步,各县(区)要持续强化农村生活无污水治理管控。一是进一步理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职责。根据《宁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制度(办法),明晰各部门(单位)及其职责,建立责任主体明确、职责明晰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制机制,扎实有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二是严格治理设施建设和运维质量管理。要以采取集中式或相对集中式处理模式、资源化利用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村庄为重点,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要求,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工程设计、建设,严把材料质量关,加强施工监管、档案管理和竣工验收,保障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建设质量。主管部门要建立不正常运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清单,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分类整改。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的评估,组织巡查检查,督促建成设施正常运行。三是加强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农村改厕牵头部门优先选择有利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改厕技术,确有必要实施水冲式厕所改造的,要推广节水型、少水型水冲设施,减少生活污水产生量。农村改厕牵头部门加强粪污收集利用体系建设,明确粪污抽取、转运、贮存的责任主体,确保粪污满了有人掏、有设施处理或利用。计划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村庄,要与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推进、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四是强化治理项目谋划和设施运维资金保障。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与城镇污水处理、城乡供水、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项目整体打包,采取城乡统筹方式谋划项目。有已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地区以及生活污水资源化集中利用地区,依法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并专款专用,保障运维管理单位运维经费及时、足额拨付,激励运维管理单位增强设备检(维)修频次,强化设施运行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