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整治得到充分肯定

作者:赵锐 文章来源:新消息报 发布时间:2018-12-18 12:01 点击:

12月17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新闻通气会上重点通报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我区目前对各项整改工作进展如何?针对部分整改任务进展较慢、一些重点任务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又将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请看——

6项工作见成效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整治得到了国家充分肯定。”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在通气会现场表示,宁夏6项工作见成效,其中对保护区内多年来存在的100多家厂矿企业实施关停退出,目前169处点位全部完成整治。投入14亿元专项资金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目前已完成总体任务的99%,取得实质性成果,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

银川市投入60多亿元,实施“东热西送”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建设42公里供热双向主管道、20座中心换热站和108个末级换热站,取代了分散式供热锅炉140多台,实现集中供热面积3770万平方米,大幅消减了冬季供暖期的燃煤排放物,终结了银川市分散式供热的历史。

同时,渝河的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区先后投入资金2.6亿元,封堵渝河沿线畜禽养殖场、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等非法直排口27处,依法取缔万吨以下马铃薯淀粉污染企业13家、河道非法采砂场5家、机砖厂9家;清理淤泥及沿线各类垃圾116万余方;拆除河道违章建筑210多平方米。新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站,实现了渝河沿线城镇建成区所有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渝河水质由Ⅴ类改善为Ⅱ类。

银川市、永宁县对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果断采取停产搬迁措施。启元药业和伊品生物对生物发酵重点工段实施技术改造等综合防治工程,永宁县对其采取了限产措施,有效遏制恶臭气体排放。

我区累计投入近3亿元,实施防渗隔离沟、6000亩氧化塘、南北岸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沙湖假日酒店污水管网改造、鸟岛区域底泥清淤等重点治理工程,关停沙湖景区垃圾填埋场、骆驼养殖场,实施退渔还湖、退耕还湿,全面禁止人工养殖和耕种,今年4-11月,沙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

另外,重点难点问题实现突破。自治区坚决退出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台风力发电机组,268处人类活动点位全部完成整治并实施生态修复。加大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排查出的124处人类活动点位中,整治和合法保留的123处,整治完成率99.2%。

今年12月底前要完成啥目标?

今年10月18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式反馈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水环境问题专项督察意见,我区结合整改实际,梳理形成7个方面57项具体问题,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已报国务院备案,各地各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细化的整改办法并抓紧落实。

目前,明确2018年12月底前完成的银川市“东热西送”集中供热、固原市清水河综合治理、同心县污水处理厂整改问题3项整改任务已基本整改到位。另外,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转办的1339件群众投诉件,已办结1317件,办结率达98.4%。

今后还要在五方面持续发力

“在看到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我区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部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进展较慢,一些重点任务落实不到位,环境质量还不稳定,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整改工作压力依然很大。

为此,宁夏将从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蓝天、黄河、净土保卫战,持续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五方面持续发力。我区将定期通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度,及时公开反馈问题整改及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重点任务落实和治理项目建设,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调度督查和信息公开,对指标不降反升和重点治理任务严重滞后的市、县(区)进行督办约谈,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治理黄河支流,加强不达标水体整治,推进沙湖、清水河流域等水污染治理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巩固渝河、泾河、茹河、葫芦河治理成效,确保实现水质持续好转。

另外,我区将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采样调查,实施农用地环境质量分类管理,加强工业污染源环境监管,依法责令停业、关闭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和“散乱污”企业;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勘界定标等工作,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

(原文刊载于2018年12月18日新消息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