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2019年银川市优良天数达324天

作者:李奕辰 文章来源:新消息报 发布时间:2020-01-08 10:42 点击:

1月7日,在银川市两会上,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就2019年银川市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向大会作了报告。2019年,银川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4天,改善幅度位列全区第一;滨河水系湿地扩整连通工程连通形成长约50公里、面积约1.1万亩的滨河水系,入黄排水水质基本稳定在Ⅳ(四)类以上;全市湿地面积达到5.1万公顷,被联合国国际湿地组织评为“全球首批湿地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工作位列全国36个重要城市前五、西北第一,9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伊品生物扰民车间拆除整改、佳通公司停产销号,群众多年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A

环境质量

●大气

1.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53个,“以克论净”城市保洁模式全面推行。

2.全市优良天数324天,达标率88.8%(未扣除沙尘天气),同比增加28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1.3%,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3%。

●水

1.河(湖)长制实现全覆盖。

2.黄河银川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典农河平均达到Ⅱ类水质、鸣翠湖为Ⅲ类水质、阅海为Ⅳ类水质,东郊北郊水源地、南郊水源地水质(除氨氮外)均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土壤

1.化肥、农药、除草剂平均降低15%以上。

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以上。

3.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利用率90%以上,危险废物处置率100%。

●生态修复

1.新增酿酒葡萄种植基地9729亩。

2.排查整治人类活动点位74处,清退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2家企业2174亩土地并完成生态修复工作。

3.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23公顷,城市绿地面积达到7782.2公顷,公园绿地达到2482.92公顷,城市道路绿化里程达到427公里,建成区内共建成城市公园21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4%、41.98%、16.98平方米。

B

保护成效

●督察整改

1.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水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26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3项。

2. 616件群众信访投诉转办件,办结611件,办结率99%。

●补齐短板

1.实施工业对标十大行动,完成对标企业264家。

2.打造绿色企业先进典型,蒙牛乳业(银川)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共享铸钢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绿色工厂。

●打好攻坚战

1.拆除建成区内所有35蒸吨/小时(含)以下燃煤锅炉,完成23个散煤“双替代”项目、12个燃煤锅炉“煤改电”“煤改气”项目,新建改造清洁煤配送中心21家。

2.完成13家工业企业煤场、料场封闭建设项目,完成工业废气治理项目22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项目52个,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723家。

3.全市341个建筑工地全部落实6个100%防尘措施,完成裸露空地治理319处,完成堆土治理37处。

4.严格执行城市道路“以克论净”考核,强化“4+1”深度保洁作业,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3%。

5.淘汰老旧车25677辆。

6.贺兰山东麓49家葡萄酒庄完成废水处理设施整改任务。

7.完成6条重点入黄排水沟人工湿地建设,滨河水系湿地扩整连通工程基本建成,水系内原有4个入黄口合并为1个,入黄水质基本稳定达到Ⅳ类以上。

8.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一期按期完工,实现180万居民供水目标。

9.开展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作,完成综合治理11处,对7家拟保留非煤矿山开展矿权整合。

10.套门沟及新干公路周边生态恢复工程治理总面积63.47公顷。

11.完成贺兰县立岗镇幸福村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改良土壤650亩。

12.创建农业“三减”示范区47个、面积8.6万亩。

1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3.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5%。

14.受理各类环境污染投诉7660件,办结率100%。

(原文刊载于2020年1月8日新消息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