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4/2022-01613 所属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责任部门 厅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05-28 13:32
名称 关于开展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情况
文号 宁环函[2014]394号 成文日期 2020-05-28 13:32


1、序号:157

2、单位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3、索引号:T2242014105

4、信息名称: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情况的函

5、内容描述:关于开展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情况

6、文件编号:宁环函[2014]394号

7、信息类别: 服务类

8、产生日期:2014.10.30

9、公开形式:网上公开

10、公开时限:一年

11、公开类别:主动公开

12、公开范围部分

13、公开责任部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14:信息内容:

自治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2014年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党厅字〔2014〕6号)要求,结合环保工作实际,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在厅系统认真开展了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活动情况如下:

一、具体做法

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重要举措。生态环境厅党组高度重视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坚持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做到了“六个结合”,把开展群众评议活动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题整改相结合,与纠治“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自治区若干规定相结合,与环保业务工作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相结合。把2014年确定为“改革创新年”,有力地促进了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的开展,使活动各项工作得到较好落实。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提高开展活动的积极性。《自治区2014年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活动实施方案》下发后,厅党组立即研究部署环保系统开展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工作,在全区环保系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的通知》,在厅系统下发了《自治区环境保护厅2014年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以“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为主题,以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和建设廉洁、务实、文明、和谐、高效的机关为目标,紧密联系环保部门实际,以关注民生、促进和谐、服务群众为主线,着力在解决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突出问题和防治不正之风上下功夫,在建立健全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上求进展,促进全区环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美丽宁夏,实现“两区”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增强开展活动实效性。开展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责任落实是关键。为了切实把这项活动落到实处,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及时成立了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领导小组,从全区不同行业聘请了8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并明确了职责。厅党组坚持把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组织实施,形成了评议活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针对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存在的问题,厅党组认真分析环保系统政风行风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下发了《2013年全区环保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情况通报》,召开了全区环保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深刻反思,认真研究解决的办法,切实加以整改,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经过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深入群众,征求意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自评。生态环境厅紧紧围绕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的要求,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开辟媒体专栏、下发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分别组织召开处室单位负责人、民主党派人士、基层群众及退休老干部座谈会,主动听取对生态环境厅机关和干部作风方面的意见建议;由厅领导带队深入联系点和基层单位,征求各地各单位对生态环境厅机关和干部作风的意见建议。对征求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整理反馈给相关单位进行了认真整改。由纪检监察室根据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内容,制作《群众评议机关(直属单位)作风问卷调查表》和《群众评议干部作风量化测评表》350份,组织生态环境厅系统干部职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厅属的12个处室和8个直属单位以及70名副处以上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综合结果附后)。

(四)关注民生,主动作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今年以来,厅党组坚持环保为民,集中力量,积极行动,认真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针对损害群众环境权益问题,敢作环保“铁面包公”,严格环境执法监管,认真开展“铸盾亮剑”环保专项行动,按照“三不三直接(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和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的工作要求,实行区、市、县“三级联查”机制,组织开展了银川周边生物发酵企业、“绿色护考”、城市供暖锅炉、皮革鞣制企业、涉重金属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入黄涉水企业、春灌期间废水排放企业和全区工业、企业大排查等12次专项环保行动。厅领导坐客“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现场,回答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现场办公解决群众多次反映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共出动执法人员16942人次,受理群众环境污染投诉1724件,办结率达到99%,责令停产整治企业14家,取缔关闭企业58家,生态环境厅对17家环境违法企业19种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移交司法机关的7起,累计罚款170万元,同时向34家企业送达了《自治区环境保护执法廉洁从政公开承诺书》,形成了环境执法有效震慑,全力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

(五)明确要求,加强监督,认真落实八项规定。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九项规定”的要求,生态环境厅制定了《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厅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到基层一律不提前打招呼、不层层陪同,不安排迎送活动,确需用餐的,一律安排工作餐;厅党组把控制公务接待、精减各类活动、严格控制会议、减少文件简报、严格控制因公出访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举措。为了把纠治“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自治区若干规定工作落到实处,厅规划财务处和纪检监察室抽调人员组成监察审计小组,对厅属环境监测中心站、核与辐射安全局、固体危险废物和化学品管理局等三家单位,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以来“三公经费”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监察审计,对以上单位存在的十几个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了内部通报,并限期整改。

(六)深化管理,狠抓落实,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厅党组把2014年确定为环保厅“改革创新年”,对全区环保行风和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查找,从加强学习、制度建设、工作重点、推进机制、工作问责等7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驻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室把群众反映干部问题作为加强干部作风重要举措,认真对待每一个信访问题。今年以来,纪检监察室共接到群众来信来访12(上级转办4件)件,办结10件。在厅系统开展了干部理论“大讲堂”活动,针对干部职工环境执法、反腐倡廉、坚定信念、如何提升执行力、国家安全、心理健康、公文办理等10多个课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了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有效的提升了干部职工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结合开展“转作风抓发展”活动,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先后三次对厅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迟到早退,上班工作状态等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通报了36名上班迟到和上班不在岗,纠正了个别人员上班期间吃零食、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外出不履行请假手续等违反工作纪律行为,有力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二、存在问题及以后工作重点

虽然经过集中整改,全区环保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基层环保部门,对环保系统群众评议工作重视还不够,态度还不够端正;有的单位自查自纠工作不扎实,整改的力度还不够大,效果不够明显。二是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执法不到位、不敢坚持原则,对偷排企业监督不力的问题。三是在工作作风方面,有的干部缺乏工作责任心,作风漂浮,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却影响了环保部门的整体形象。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把政风行风建设始终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抓出成效。把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扭转政风行风建设的着力点,继续把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重点落实好黄河流域和沿黄城市带污染防治任务,千方百计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15、载体类型:电子

1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