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4/2022-01171 所属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责任部门 厅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5-11-02 09:14
名称 关于对《银川滨河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
文号 宁环函[2015]232号 成文日期 2015-11-02 09:14

1、序号:162

2、单位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3、索引号:T2242015144

4、信息名称:关于对《银川滨河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

5、内容描述:对《银川滨河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6、文件编号:宁环函[2015]232号

7、信息类别:T

8、产生日期:2015.06.30

9、公开形式:网站

10、公开时限:一年

11、公开类别:公开

12、公开范围:全部

13、公开责任部门:自治区环保厅

14:信息内容:

银川滨河新区管理委员会:

2015年5月11日,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在银川市组织召开了《银川滨河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会议由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共13人组成审查小组对《报告书》进行了审查,提出以下审查意见:

一、《银川滨河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以下简称《规划》)范围为北起兵沟黄河大桥、西南至永宁黄河大桥,东南接东任公路,东至宁蒙省界、西至滨河大道和东线快速公路,规划区总面积约275平方公里,由“生态休闲区、国际商贸区、新兴产业区和临空经济区”四大板块构成。《规划》近期(2013-2017年)规划建设用地约45平方公里,远期(2018-2030年)规划建设用地约124平方公里。

二、《报告书》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识别了《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和资源环境制约因素,预测分析了《规划》实施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经济及重要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环境风险分析、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分析、公众参与等工作,提出了《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以及避免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报告书》基础资料较详实,评价内容基本全面,采用的评价方法适当,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基本准确,对公众意见采纳情况的说明较合理,提出的《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不良环境影响预防或减缓对策原则可行,评价结论总体可信。

三、总体来看,《规划》与国家、自治区相关规划基本协调。《规划》确定的滨河新区建设规模、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基本合理。《规划》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周边分布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等环境敏感目标可能对滨河新区开发形成制约。因此,应依据《报告书》和审查小组意见,进一步优化《规划》方案,全面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有效预防和减缓《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

四、《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临空经济区紧邻银川河东机场,国际商贸区的部分规划区域在银川河东机场飞机起降航线的正下方,飞机起降的噪声影响较大,在临空经济区、国际商贸区规划居住区应高度关注飞机噪声的影响,充分论证临空经济区、国际商贸区规划居住区布局位置、规模的合理性。

(二)细化供热工程规划,保障热源供应。建议近期滨河新区内建设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房,单台燃煤锅炉规模宜在40吨/小时以上,远期尽量利用新区规划区外周边区域大型集中热源。近、远期集中供热不能覆盖的区域,应采用天然气锅炉等清洁能源作为补充,不得建设分散燃煤锅炉。

(三)优化细化排水工程规划,根据《规划》布局统筹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再生水厂及配套的中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水资源用于工业、市政、农林业等不同用途时,应根据用途分别达到相应污水再生利用水质标准要求,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四)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准入要求,确保入区建设项目符合规划产业定位,严格执行项目环评,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落实新区用水来源,建议尽快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加强生态敏感区保护,防治土地进一步沙化、荒漠化。滨河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应纳入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五)入园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率应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从源头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产生量。

(六)建立环境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园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风险防范意识,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制定园区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和环境应急演练,确保环境安全。

(七)《规划》实施过程中,每隔五年左右进行一次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规划》修编时应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五、对近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

《规划》中所包含的近期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中环境现状评价内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简化,但应重点开展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风险和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等,重点评价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周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强化环境监测和不良环境影响的预防和减缓措施的落实。

15、载体类型:电子

1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