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 | 640000014/2022-01217 | 所属机构 | : |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
责任部门 | : | 厅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 | 2015-11-02 09:51 |
名称 | : |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98号提案答复的函 | |||
文号 | : | 宁环函[2015]356号 | 成文日期 | : | 2015-11-02 09:51 |
1、序号:236
2、单位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3、索引号:T2242015214
4、信息名称:关于自治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98号提案答复的函
5、内容描述:对自治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98号提案答复
6、文件编号:宁环函[2015]356号
7、信息类别:T
8、产生日期:2015.09.09
9、公开形式:网站
10、公开时限:一年
11、公开类别:公开
12、公开范围:全部
13、公开责任部门:自治区环保厅
14:信息内容:
吴国军委员:
您提出的宁夏应率先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优美环境是宁夏最大优势”的重要理念,大力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三项环保行动计划”落实,积极推动“美丽宁夏”建设,全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一、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
根据环保部《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实际,对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县(市、区)建设指标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级生态县申报、考核、验收程序。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以奖促创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和调动地方创建工作积极性。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制定发展规划,引导县域经济产业选择、发展布局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方向发展。目前,青铜峡、隆德、永宁、彭阳、利通5个县(区)已获得自治区级生态县(区)命名,大武口区创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创建,领导干部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开始向关注环境、改善生态的转变,同时,通过创建提升社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参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这些县(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必将影响和带动全区其他县(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的理念规划发展县域经济。
二、积极支持吴忠市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
积极争取环保部,将吴忠市列入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14年,环保厅出台了《关于支持吴忠市加快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进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工作的意见》,并与吴忠市政府签署《关于加快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进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合作协议》,从7各方面加强对吴忠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其中就支持吴忠市立德慈善园区和弘德慈善园区,以及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区、青铜峡新材料基地、太阳山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处理厂及集污管网建设给出了具体时间表。当年下达吴忠市主要污染物减排以奖代补资金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合计4200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和相关项目的实施,对引导吴忠市实施生态立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吴忠市生态立市、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将影响全区其他四个地级市的发展理念,逐步形成以生态优先的理念发展地方经济的氛围。
三、积极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管理试点和考核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试点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的大好机遇,认真落实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意见》,以中南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8县区为重点,按照环保部关于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试点工作要求,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中部干旱带盐池县、南部山区彭阳县作为试点县,认真编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示范工作的跟踪研究,定期召开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推进会,听取重点生态功能区8县(区)政府加强县域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情况,研讨盐池和彭阳两个县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报年度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自查情况,交流试点县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发挥试点示范的先行带动效应。二是积极探索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模式。在加强调研、试点推进的基础上,环保厅联合财政厅印发了《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要求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比例不低于30%,明确了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的日常管理,突出了资金用途管理,强化了资金绩效管理,初步建立了动态调整、奖惩分明、导向明确的生态补偿机制,使国家生态补偿资金真正用于生态保护与建设上,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我区的做法在重庆召开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试点工作中期调度会上进行了交流,受到环保部生态司领导的好评。三是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考核。按照三部委意见要求,定期通报年度县域生态环境考核结果,制定年度考核实施方案,举办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人员软件培训班,认真做好8县(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和考核,按要求时限向国家环境保护部报送核查数据,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无人机核查和抽查,连续三年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34.17亿元,其中,2013年、2014年、2015年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10.02、11.91、12.24亿元,有力地支持全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隆德县和红寺堡区由于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指标下降,被扣减转移支付资金增量,引起了各县区领导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认识的转变。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开展以来,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区)领导的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生态优先的理念进一步树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主动作为,务求实效,改革创新,全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全面建设“四个”宁夏做出积极贡献。
15、载体类型:电子
16、备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