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 | 11640000MB190962X6/2023-00224 | 所属机构 | : |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
责任部门 | : | 法规与标准处 | 发布日期 | : | 2022-11-10 16:20 |
名称 | :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报送2022年度普法工作自评报告的函 | |||
文号 | : | 成文日期 | : | 2022-11-09 16:20 |
宁环函〔2022〕827 号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报送2022年度
普法工作自评报告的函
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
按照《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宁法普组〔2022〕4号)要求,现将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2年度普法工作自评报告随文报送,请予审核。
附件.自治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指标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22年11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联系人:吴迪〈0951〉5160509)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2年度普法工作
自评报告
2022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八五”普法工作安排部署,坚持普法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坚持实地普法与执法实践相结合,稳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构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横向联动相关部门,纵向工业企业、社会民众广泛参与的“大普法”格局,为打造绿色生态宝地、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增添靓丽法治底色。
一、着力建立健全普法机制体系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高度重视年度普法工作,两次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把推进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厅系统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和生态环境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自治区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印发《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2年法治工作要点》,明确相关目标和任务,做到普法工作“总体有规划、年度有计划、阶段有部署、年内有检查”,修订《生态环境厅系统“八五”普法“四清单一办法”》,倒逼普法责任落实,增强各处室(单位)主动开展普法学习与宣传教育主动性;二是落实经费保障。把普法经费列入年度机关和各单位预算,满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日常需要,确保普法宣传材料、普法培训等工作落到实处。2022年,购买学习资料、印制宣传品、制作宣传栏、聘请法律顾问、立法等工作累计投入专项经费100余万元;三是强化法治培训。坚持“管什么学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制定学习计划,将日常学法与普法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法治教育网、学习强国等各种载体,推进干部职工法律法规学习,认真组织各类法治讲座和法律考试,加强对《宪法》《民法典》学习宣传,增强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本领。
二、持之以恒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党组引领示范学。坚持把学法作为必修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重点学习内容,印发《2022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落实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实施方案》,建立党组会议和党组理论中心组会前学法制度,专题学习《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章程》《噪声法》《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厅主要领导带头讲授《环境保护法》等,党组成员学思践悟,谋划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落实;二是强化培训拓展学。印发《2022年度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计划》,以“生态环境理论业务大讲堂”为平台,常态化举办法律法规、执法大练兵、固危废管理、信息与应急等业务培训;三是举办讲座专题学。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邀请自治区党校教授、司法厅领导作专题辅导,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深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解把握,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升法治思维;四是明确目标主动学。党员干部已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种政治自觉,采取线上线下研讨相结合模式,充分利用“普法专栏”和“宁夏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广泛开展学习宣传,丰富学习载体和内容,紧密联系实际,主动学、反复学、深入学,不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心入脑、走深走实。
三、坚持不懈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一)大力开展“以案释法”曝光典型案例。加大对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力度,印发《关于征集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的通知》,开通“普法专栏”,落实以案释法制度,推出典型案例8件,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案例指导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深入,大力营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严惩重处、社会共治浓厚氛围。
(二)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新闻宣传成效明显。坚持正面宣传原则导向,围绕党的二十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主题策划组织宣传报道,组织“喜迎二十大 再看宁夏生态环保新气象”走基层集中采访活动等,举办5个厅局参加的“打造绿色生态宝地专题”新闻发布会,全年协调媒体采访近200多次,编发新闻通报40余期,在中国环境报、宁夏日报等新闻媒体刊发专版7个,在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开设专栏4个,全年累计刊发新闻报道1300余篇(条),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三)努力制作新媒体作品丰富多彩。以“宁夏生态环境”微信、微博为抓手,拓展微网站、网易号等新媒体渠道,积极打造宁夏本土环保IP“宁小环”,及时解读生态环境政策和生态环境知识,策划制作《六五环境日宣传片》等公益宣传片6部、“从这里看美丽中国”专题片6部、公益广告1部、微动漫4部,制作主题海报20幅、长图21幅、音频47条,大力传播简约节约、绿色低碳、健康向上的生态环境文化。在“宁夏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开设“书记(市长)谈生态环保”等特色主题栏目20余个。新媒体浏览量达330余万人次,比上年度同期增加28%,“宁夏生态环境”新媒体影响力持续提升。
(四)倾力组织社会公众宣传教育广泛深入。组织“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10余场,深入全区基层开展“五进”宣传与志愿服务活动30场。组织“四类设施”向公众开放培训班和示范观摩。制作发放生态环保宣传品、宣传资料20余万份,利用社区宣传栏等大力宣传法律科普知识,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举办生态环境成效图片展等活动10余项,区内外新闻媒体齐发力,共刊发新闻120篇(条),形成“环保立体声”。
(五)奋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充分发挥宁夏生态环境展示馆宣传科普教育作用,全年开放并接待大中小学等45批3000人次参观,2022年入选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宁夏唯一入选美丽中国专题实践教学基地的单位,同年被自治区科技厅授予“自治区科普基地”称号。制作《环保人之歌》MV、《灵动塞上》宣传片等并报送生态环境部。编纂发行250余万字的首部《宁夏生态环境志》,填补宁夏生态环境领域编史修志空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健全各项普法机制,持续提升工作水平, 强化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执行力度,认真落实目标任务,加快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开创生态环境“八五”普法新局面。
(一)严格普法制度落地生效。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清单制度,加强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法治教育。建立领导干部新任职前法律知识特别是宪法知识考试制度,把是否认真学法、真正懂法、准确用法、自觉守法作为选拔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
(二)构建联动普法机制。把普法工作与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信访调解等法治工作紧密衔接、有机结合,杜绝“就普法抓普法”形式主义,进一步加强普法社会力量的建设,运用多种措施扩大社会力量对普法工作的参与程度,大力帮扶社会公益性普法组织建设,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三)不断增强普法工作实效。根据不同受众的学法需求,探索运用订单式普法、案例式普法、项目化普法,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普法,把弘扬法治文化、培育法治思维、倡导法治手段作为普法的目的,增强公众对法律的兴趣。借力新媒体普法,综合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优势,大力发挥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普法平台,提升普法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积极创建生态环境普法品牌。巩固提升“六五”环境日等主题活动品牌,积极打造“建设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宣传活动品牌,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五进”活动,持续开展“四类”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组织实施 “一河三山”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强大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