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1年10月22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审批的公示(宁夏青铜峡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

作者:万一杰 文章来源: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 发布时间:2021-10-22 16:47 点击: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厅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审批。为保证审查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1022日至202110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审批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951-5160527(环境影响评价排放管理处)

传真电话:0951-5160527

通讯地址: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99-9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宁夏青铜峡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

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

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心

宁夏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青铜峡灌区是宁夏引黄灌区中规模最大的灌区,灌区局部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尚不完善,水量计量设施相对落后,信息化和管理服务水平较低,与现代化灌区建设仍有差距建设单位拟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河西、河东总干渠控制的灌溉范围和以东干渠、西干渠为水源的周边扬水灌区,陶乐等扬黄灌区(分布于黄河右岸的平罗县陶乐扬黄灌区和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扬黄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项目不新增黄河取水量,不改变原有退水方式及退水量,改造后的贺兰山农牧场二号泵站和金山泵站、节制闸上下游设计流量与改造前保持不变,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灌溉取水量保持不变。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改造骨干病险建筑物28座,改造骨干渠道55.03km及巡护道路40.23km,改建泵站2座,配套量测水设施、闸门、启闭机、标识标牌、防护围栏、工程监测、信息化设施设备等。渠道设计流量20~92m3/s,泵站设计流量2.7~5.93m3/s项目不涉及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主要为渠道生态整治工程施工区用地及预制厂用地,共计约113.5亩;施工场地临时占地40.5亩,预制厂用地73亩;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等。项目总投资为76516万元,环保投资费用估算为333.69万元,环保投资约占总投资的0.44%

(一)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区设置围挡,大风天停止施工,运输易产生粉尘的建筑材料加盖篷布,对施工场地定时洒水,散装物料应尽可能避免露天堆放,及时苫盖并设置围挡。

(二)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生活污水收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设置环保旱厕并定期清运,施工废水沉淀回用。

运营期在各泵站设置防渗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定期由吸粪车运至就近污水处理厂处理,确保生活污水不外排。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择低噪声施工机械,对动力机械、设备加强定期检修、养护。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产生建筑垃圾中可以重新回收利用的部分充分利用,不能利用的送政府指定填埋场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及时转运至城市环卫系统。在各泵站管理区和生活区设置垃圾箱,生产区设置格栅垃圾临时贮存区,每周清运一次生活垃圾和格栅垃圾,依托当地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送当地环卫部门处置。贺兰山农牧场二号站和金山泵站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总产生量约为20kg/a产生后采用桶装储存,设置单独危废暂存间并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记录等,废矿物油在泵站内最长暂存期一年,定期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五)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优化施工布置,施工前对临时占用的耕地表土剥离,妥善堆放并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和水保措施,施工结束后利用剥离的表土进行回覆和土地整治,及时复耕或植被恢复。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禁止施工人员食用蛙类、鸟类、鱼类等;限制施工人员在施工以外区域活动,禁止施工人员野外用火,把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降至最低程度。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生态影响因素,优化工程建设方案,提高环保设计水平,减少工程建设对水源地的影响。加强对水源地附近施工地段的巡护频率,检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施工人员的保护行为,同时与施工单位的环保管理人员联合对保护对象实施保护。施工单位主动接受水源地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听取管理单位意见,共同做好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工作。一旦出现施工活动对水源地造成的水质污染问题,应立即停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