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火力发电厂固废综合利用的建议答复的函

作者: 文章来源:宁夏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2020-04-27 16:14 点击:

宁环函〔2019〕433号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火力发电厂

固废综合利用的建议答复的函

方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火力发电厂固废综合利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作为西电东送火电基地,截至2018年底,全区火电装机达到2845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0.3%,发电量占全区总发电量的81.2%,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和环境压力等问题凸显。据统计,2018年全区火力发电行业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82.26万吨,利用量为792.22万吨,利用率仅为38.05%,电厂产生的大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只能在灰渣场填埋处置,导致一些火电企业的渣场很快被填满,企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转运、处置成本增大的同时,大量土地被占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威胁。

二、主要措施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纳入了重要议程,全区各工业园区均积极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和环境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使我区工业固体废物正逐步得到妥善处置。

(一)强化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我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宁夏“十三五”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明确了不同时期我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指导全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帮助企业享受免征环保税等优惠政策。2018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推进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中明确提出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有关任务要求,通过政策示范引导,加快消纳粉煤灰、脱硫石膏、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废。

(二)推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石嘴山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先后被国家确定为资源综合利用“双百”示范基地,宁夏锦绣集团被国家确定为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先后支持了一批粉煤灰、脱硫石膏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有效促进了我区固废综合利用。宁东地区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成立了“宁东基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推进联盟”,通过联盟形成合力,加快解决固废综合利用率较低的问题。2018年我区组织实施了两批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节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共对宁夏瀛海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水泥粉磨系统辊压机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等26个节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给予6533万元贴息支持。自治区财政通过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1亿元,支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综合渣场建设。对宁夏锦和星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制备路面砖产业化示范技术项目等科技创新项目给予支持。

(三)推动全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效率逐年提高。截至2018年,全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为443家,其中:水泥企业36家(含粉磨站)、混凝土企业97家、墙材企业310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先后建设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工业企业自循环利用—工业园区循环利用—区域循环利用的格局基本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逐步向好。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鼓励企业积极利废,生产的墙体材料品种超过20种,其中,石膏类产品利用脱硫石膏比例为95%,蒸压加气类产品利用粉煤灰比例为75%,烧结类产品利用煤矸石比例为50%,其它产品利用固体废弃物比例均为30%。大力发展绿色公路建设,2018年在青银高速宁东至银川段公路改扩建、京藏高速中宁至石嘴山段公路改扩建等项目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采用液态粉煤灰回填台背等技术,利用粉煤灰约181万吨。2019年在建项目中,预计可利用粉煤灰约121万吨。

(四)大幅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我区引进、消化和吸收了国内多项先进的工业固废利用技术和设备,新建年产1亿标块以上蒸压粉煤灰砖生产线、年产100万吨超细粉煤灰生产线、2×30MW煤矸石发电生产线和以化工类固废(电石渣)为原料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等多条工业固废规模化综合利用项目,为保障我区资源综合利用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一是公布2019年全区固危废重点监管企业名单。下发《关于公布2019年全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的通知》(宁环办污防发〔2019〕16号),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日常环境监管,严厉打击乱堆、乱放、污染及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强化规范处置与科学管理,提高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水平,切实保障我区环境安全。二是开展全区2018年度及2019年第一季度工业固体废物网上申报登记工作,根据工业固体废物申报要求,2018年全区总共268家一般工业固废产生企业,已完成全部申报242家,2019年第一季度完成申报228家。三是开展2018年全区涉工业固体废物专项检查。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区涉工业固体废物企业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宁环办污防函〔2018〕43号),制定了《全区涉工业固体废物企业专项排查工作方案》,对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企业、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逐一排查。此次共检查企业65家,渣场49个,煤矸石堆场25个,发现问题129个,要求属地环保部门对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积极落实整改,对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逾期不落实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采取立案处罚等措施。

三、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利废产品单一。2018年全区申报登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00吨以上企业数268家,产生量4898.36万吨。目前我区工业固体废物利用主要集中在三大传统行业,即水泥、商品混凝土和新型墙体材料,其他行业利用量较小且技术有限。受我区经济总量和综合利用产品市场限制,无法消纳如此大量的固体废物。

(二)利废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正规利废建材行业设备投资大,产品质量好,但销售价格也比同行业建材产品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一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产品出现滞销,导致企业不能正常生产。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一是固体废料产生地点集中,远距离运输成本高;二是建材企业生产的水泥、混凝土砌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小作坊产品严重冲击市场;三是自治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利废企业产品在建材行业推广使用及政府类投资项目市场份额较低。

(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环保压力大。随着环保产业政策日趋严格,建材行业治污设施亟待提标改造。建材行业大多以蒸汽锅炉提供热源,锅炉吨位普遍在10吨以下,随着环保准入标准的提高,10吨以下锅炉面临淘汰的形势。燃煤锅炉改造成燃气锅炉将大幅增加生产成本(30元/立方米),企业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稳步推进和落实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长效激励机制。在煤炭、电力、建材等行业选取产生量大或利用量大、产品附加值高、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并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培育。组织认定一批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从绿色工厂和电价补贴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快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构认定,帮助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享受免征环保税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新型墙体材料推广目录中固废利用的要求,对积极利用固废的企业予以指导扶持,引导建材生产企业进一步拓展利用固废的新型墙体材料品种,拓宽建筑和市政领域利废新型墙材的应用范围。积极争取将宁东基地和石嘴山市列入国家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从资金、政策等多方面争取国家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财政支持绿色发展体系,不断加大包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在内的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和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工业企业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要从产生到最终的处置全过程负责。大力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物产生量。通过改进技术、降低能耗和物耗,减少废物的产生,同时企业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要尽可能资源化,对历史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要进行限期治理。完善环评审批,加强企业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保证建设项目能够全面执行“三同时”制度。新建燃煤电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安全处置率不能分别达到75%和100%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其环评文件。对于企业没有完全落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内容的,将不再对其后续的项目进行环保审批。

(三)开展全区工业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摸清全区固体废物的存量和污染现状,查清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等基本情况,推进全区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分析在防止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方面存在的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依法坚决严厉打击各类“污染转移”行为,构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坚决打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要求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并按照方案明确治理工作完成进度,逐一进行验收。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普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常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增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自觉性,鼓励和促进公众参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环境监督和管理。实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积极与工信、科技、税务等部门对接,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鼓励使用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推广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模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此,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以及对我区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联系单位及电话: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   (0951)5160537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19年8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