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章来源: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 发布时间:2025-10-27 17:45 点击:
关于加强现代煤化工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工作的通知
宁环规发〔2025〕13号
各市、县(区)生态环境局、宁东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厅机关相关处室、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国办发〔2022〕15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宁政办发〔2022〕72号)等相关要求,加强现代煤化工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管理,推动新污染物源头防控和全过程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一)新污染物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开展新污染物识别。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应依据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有毒有害污染物名录、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等有关要求,结合现代煤化工行业产排污特征及自治区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污染物筛查与识别清单(详见附件1),全面识别项目涉及的新污染物,并纳入评价因子。
2.加强新污染物产排环节分析。重点对气化、液化、净化、产品精制等工段开展新污染物产排分析,核算纳入评价因子的新污染物在各环节的产生和排放情况,识别主副反应中新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情况。改建、扩建项目应梳理现有工程新污染物排放情况,鼓励采用靶向及非靶向检测技术对工艺气、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中的新污染物进行筛查。
3.做好环境质量评价及跟踪监测。涉及已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新污染物,须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影响预测。环境质量标准未规定但已有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应在现状评价中给出监测值。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对有监测方法的新污染物应明确监测计划,包括监测因子、频次、方法及信息公开要求等。
4.控制新污染物排放。已有新污染物相关排放标准、规范的,新建项目须明确治理措施并确保达标排放。改建、扩建项目应对现有废气、废水排放口新污染物排放情况开展监测,对排放不达标的提出整改措施。对可能涉及新污染物的废催化剂、活性炭、反应残渣、污泥等固体废物,应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判定和管理,未列入名录的应提出投运后开展危险特性鉴别和按照相应规定管理的要求。
5.开展清洁生产评价。建设项目应优先选用低毒低害和无毒无害原辅料,推广使用绿色催化剂和试剂等,从源头减少新污染物产生。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气化、净化等工艺技术和装备,减少合成气及后续工段中新污染物生成。强化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中新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已有可行污染防治技术的,应优先采用并确保治理效果。
(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应积极帮扶指导企业开展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自治区现代煤化工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涉新污染物审批要点(试行)》(详见附件2)审批,对使用禁止类化学物质或不符合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的项目,依法不予审批。
二、排污许可管理
(三)新污染物纳入排污许可证
排污单位应将已有相关排放标准、规范的新污染物纳入排污许可证内容,对排污许可申请表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负责,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如实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开新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浓度等排放信息,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新污染物排放信息与其他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内容和要求一致。
(四)加强排污许可证核发
排污许可证核发部门应积极帮扶指导企业开展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排污许可工作,按照现代煤化工行业相关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对排污单位提交申请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查,在许可证中载明新污染物排放限值和自行监测要求,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意见提出新污染物控制措施要求。
三、事中事后监管
(五)加强审批质量抽查复核
开展现代煤化工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复核和排污许可证质量抽查时,应将新污染物纳入重点抽查复核范围,重点关注新污染物识别不清、标准引用错误、评价和许可内容不全、治理措施效果不佳等问题,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并指导督促整改。
(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加强现代煤化工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将建成项目纳入监督执法范畴,对固定污染源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管控要求的落实情况开展执法监管,重点核查自行监测、台账记录、执行报告等内容,确保新污染物相关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要求及排污许可管理要求落实到位。对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并将相关信息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本通知有效期自2025年12月1日至2027年11月30日。
附件:1.自治区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污染物筛查与识别清单
2.自治区现代煤化工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涉新污染物审批要点(试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25年10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自治区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污染物筛查与识别清单
序号 | 物质名称 | CAS号 | 危害性 | 产生环节 | 环境要素 | 质量标准 | 排放标准 | 推荐检测方法 | 备注 |
1 | 二氯甲烷 | 75-09-2 | 致癌2类;靶器官急毒1类;靶器官慢毒1类 | 气化工艺气 | 大气 | /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73部分: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GBZ/T 300.73) | 《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 |
地表水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水质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620) | ||||||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39) | |||||||||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HJ 686)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2)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741) | |||||||||
2 | 萘 | 91-20-3 | 致癌性2类;水生急毒1类;水生慢毒1类 | 气化工艺气、工艺废水、辅料 | 大气 | / | / | 气相色谱法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 |
地表水 | / | / | /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05)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34) | |||||||||
3 | 1,1-二氯乙烯 | 75-35-4 | 致癌1B类;生殖毒性2类;靶器官慢毒1类 | 气化工艺气 | 大气 | / | / | /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二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 |
地表水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GB 31571-2015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HJ 620 水质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 ||||||
HJ 639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
HJ 686 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2)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05) | |||||||||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741) | |||||||||
4 | 苯 | 71-43-2 | 致癌1A类;致突变1B类;生殖毒性2类;靶器官慢毒1类;水生急毒2慢毒2 | 气化工艺气、工艺废水 | 大气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 583)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二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 584) | ||||||||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 | |||||||||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4) | |||||||||
地表水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1890) | ||||||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 | |||||||||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39) | |||||||||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HJ 686)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2)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742) | |||||||||
5 | 甲苯 | 108-88-3 | 生殖毒性1A类;靶器官慢毒1类 | 气化工艺气、工艺废水 | 大气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 583)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二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 584) | ||||||||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 |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4) | ||||||||
地表水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1890) | ||||||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39) | |||||||||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HJ 686)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2)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742) | |||||||||
6 | 四氯乙烯 | 127-18-4 | 致癌1B类;水生急毒2类;水生慢毒2类 | 气化工艺气 | 大气 | /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73部分: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GBZ/T 300.73)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 |
地表水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水质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620) | ||||||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39) | |||||||||
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HJ 686)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2)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05) | |||||||||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741) | |||||||||
7 | 1,3-丁二烯 | 106-99-0 | 致癌性1A类;致突变1B类;靶器官慢毒1类 | 气化工艺气 | 大气 | /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61部分:丁烯、1,3-丁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1,3-丁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300.61-2017)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 |
地表水 | / | / | / | ||||||
地下水 | / | / | / | ||||||
土壤 | / | / | / | ||||||
8 | 苯并[a]芘 | 50-32-8 | 致癌1B类;生殖毒性1A类;水生急毒1类;水生慢毒1类 | 气化工艺气 | 大气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 环境空气 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5439)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二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T 40) |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顶谱(HJ646) |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HJ647) | |||||||||
地表水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水质 苯并[a]芘的测定 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11895) |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 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波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805) | ||||||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784) | |||||||||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34) | |||||||||
9 | 甲醛 | 50-00-0 | 致癌1A类;致突变2类;致敏1类;靶器官慢毒1类 | 产品合成精制、工艺废水 | 大气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空气质量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
地表水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水质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HJ601) | ||||||
地下水 | / | / | / | ||||||
土壤 | / | / | / | ||||||
10 | 氰化物 | / | 水生急毒1慢毒1;急性毒性1类;靶器官慢毒1类 | 工艺废水 | 大气 | / | / | /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二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 |
地表水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污水综合排放标(GB8978-1996) |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 7484-87) |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 | |||||||||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分光光度法 | ||||||
容量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 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HJ745) | ||||||
11 | 蒽 | 120-12-7 | 水生急毒1慢毒1;致癌1B类;致敏1类;靶器官毒性3类 | 试剂等辅料 | 大气 | / | / | /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二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 |
地表水 | / | / | /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法 | |||||||||
土壤 | / | / | / | ||||||
12 | 汞及汞化合物 | 7439-97-6 | 生殖毒性1B类;靶器官慢毒1类;水生急毒1慢毒1 | 气化工艺气、工艺废水 | 大气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环境空气 气态汞的测定 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910)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 |
环境空气 汞的测定 巯基棉富集-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42) | |||||||||
地表水 |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水质 总汞的测定 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69) | ||||||
水质 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597) |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
水质汞、砷、硒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HJ 694) | |||||||||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原子荧光光谱法 | ||||||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6) | ||||||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22105.1) | |||||||||
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680) | |||||||||
土壤和沉积物 总汞的测定 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923) | |||||||||
13 | 砷及砷化合物 | 7440-38-2 | 致癌性1A类;水生急毒1类;水生慢毒1类 | 工艺废水 | 大气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 | 固定污染源废气 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HJ 540)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 |
地表水 |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水质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7485) |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水质汞、砷、硒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HJ 694) | ||||||||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 | |||||||||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00)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原子荧光光谱法 |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GB/T22105) | ||||||
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680) | |||||||||
土壤和沉积物 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803) | |||||||||
14 | 镉及镉化合物 | 7440-43-9 | 致癌性1A类;致突变2类;生殖毒性2类;水生急毒1慢毒1 | 工艺废水 | 大气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64.2) | 《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 |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 64.1) | |||||||||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分光光度法(HJ/T64.3) | |||||||||
地表水 |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水质镉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7471) |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
水质 铜、锌、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 | |||||||||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00)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 |
附件2
自治区现代煤化工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涉新污染物审批要点(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现代煤化工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严格新污染物源头防控,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审批要点。
第二条 本要点适用于自治区范围内以煤炭(焦炭)气化为龙头生产合成天然气、合成油或甲醇、烯烃、芳烃、乙二醇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涉新污染物部分的审批。
第三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对于以禁止生产、加工使用的新污染物作为原辅料或产品的;
(二)未开展新污染物识别或识别严重遗漏,将应纳入评价的新污染物未纳入评价因子的;
(三)未提出有效的新污染物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或末端治理措施,无法确保达标排放或环境风险可控的。
第四条 项目应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新污染物治理相关要求,不得位于国家、自治区相关要求规定的禁止或限制建设区域。
第五条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开展新污染物识别和产排环节分析,对已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监测方法的新污染物,开展环境质量现状和影响评价,提出分类管控措施和监测计划。
第六条 新污染物防治不得使用《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5年)》中低效类技术,不得将火炬系统作为新污染物的常规处理设施。国家指导目录如有更新以最新版为准。
第七条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涉及新污染物的内容应数据真实、方法规范、结论明确,符合相关技术导则和规范要求。
咨询方式: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电话:0951-5160901
传真:0951-5160988
邮箱:nxsthjtfsc@163.com
相关政策解读详见:《关于加强现代煤化工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工作的通知》(宁环规发〔2025〕13号)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