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4/2022-01095 所属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责任部门 水生态环境处 发布日期 2018-07-28 15:35
名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报送部分断面水质恶化有关情况的函
文号 宁环水体函〔2018〕608号 成文日期 2018-07-28 14:55

宁环水体函〔2018〕608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报送

部分断面水质恶化有关情况的函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

对照你司《关于20181-5<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预警函》(水体函〔20182号)指出的问题及有关整改要求,现就宁夏部分断面水质恶化等问题分析整改有关情况函报如下: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81-6月,全区1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点位)中符合考核目标的14个,所占比例93.3%;沙湖水质为类,未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类),水质正在逐月改善中,20181月为劣类,2月、3月为类,4月、5月、6月为类。地表水(黄河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为80.0%,达到考核目标73.3%的要求。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于类)水体断面比例均为0%,与考核目标相比,达到要求。11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63.6%石嘴山市第四水源地总硬度、硫酸监测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类标准

二、原因分析及开展的工作。

(一)沙湖水质恶化原因分析。201611月,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反馈了对我区督察存在的问题,指出沙湖水质由2013年的类下降为2015年的劣类。经分析,沙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水生态系统退化,年蒸发量远远大于自然降水量。二是沙湖为封闭型湖泊,没有自然来水,人工补水量不能满足生态水量需求。三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为扰动增加了沙湖污染负荷。

湖泊水质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确保沙湖水质改善问题整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区在《贯彻落实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中提出了2018年底完成沙湖水污染治理项目,消除劣V类水体,2020年底沙湖水质达到类目标,并报国家督察办审定同意后组织实施。2018年初,针对沙湖水质改善问题,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对石嘴山市政府、自治区农垦集团约谈一次,现场督导一次;并邀请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对沙湖污染成因进行调研分析并开展首次底泥调查。

(二)清水河泉眼山断面水质恶化原因分析。20181-5月,清水河泉眼山断面水质为类,超标污染物是氟化物,超标倍数0.01,属自然本底值超标。

201712月起,宁夏环境保护厅就清水河泉眼山断面水质下降问题多次对地方政府进行预警,要求中卫市组织力量开展流域沿线污染源排查,关闭取缔工业企业直排口。中卫市认真落实有关整改要求,已筹备新建处理能力为5000/d第三污水处理厂,重点收集处理沿线村镇生活污水,目前已完成土地征收等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为推进问题解决,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已邀请专业团队,建立科研课题,就我区地表水中氟化物、硒等本底值超标问题加强研究。

(三)水源地超标原因分析。石嘴山市第四水源地是地下水型水源地,地上不存在违法排污口和污染源,硫酸盐和总硬度超标主要是地质本底原因所致。根据石嘴山市惠农区水务局提供的《审查批准<惠农县红果子水源地勘探报告>》(宁矿资发(199705号)资料显示,第四水源地属贺兰山东麓洪积倾斜平原上,受贺兰山地层中煤系地层发育影响较大;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深,沿山前大于50米,中部在30米,由于坡降大,地下水径流速度较快,水循环交替较强,人为影响甚微。水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重碳酸钙镁型,次为硫酸重碳酸钙镁钠型,地下水为水质好的生活饮用水,但硫酸根离子含量普遍偏高,个别点总硬度含量较高,一般在390.3mg/595.5mg/L

   三、下一步措施

一是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黄河支流、排水沟相关人工湿地建设进度,加强已建成污水设施运维管理并发挥水质控制效益,对流域较长、水质改善不明显的,增设人工湿地,以净化水质,确保黄河支流、排水沟水质达标。

二是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维管理。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超标排放行为,确保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区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入园企业污水实现管网全覆盖、全收集。

三是切实加强环境监管。加强涉水企业违法违规排污、农村环境保护等执法检查,强化重点领域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做到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

联系人:马继仁0951-5160945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2018年7月28日